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簡稱內蒙古科協)是1958年11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和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內蒙古分會的基礎上成立的,是中國科協的地方組織。 1958年11月27日,內蒙古科聯和內蒙古科普協會合并,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成為中國科協的地方組織。 1959年10月20日,內蒙古科協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呼和浩特召開,會議討論通過了科協成立一年來的工作報告和《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科協第一屆委員。截止目前,按照章程先后召開了六次代表大會。 2008年9月22日,內蒙古黨委印發《內蒙古黨委關于加強時期科協工作的意見》(內黨發 [2008] 15號)。 2010年8月18日,內蒙古科學技術館新館工程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 2013年12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新時期科協工作的意見》。 2014年5月29日,內蒙古科學技術協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大會選舉產生內蒙古科協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主席、副主席、常委、秘書長。 目前,內蒙古科協系統已形成覆蓋理、工、農、醫和交叉等多學科,涉及城鄉社區、企業和學校等多領域、多層次的組織網絡。擁有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鄉鎮蘇木(街道)四級科協組織1116個。自治區12個盟市科協全部獨立建制,101個旗縣(市、區)科協,獨立建制的有76個。現有組織機構37223個,其中:基層科協112個,企業科協140個,自治區級學會90個,團體會員2306個,街道、鄉鎮科普協會1156個,農技協3967個,青少年科技教育機構58個,各類科普場館、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示范學校、科普活動站(青少年工作室)6464個,科普網站86個,科普從業人員17400人,各類科普協會擁有個人會員57萬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7萬人。